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闽江下游全新世孢粉记录的植被与环境变化 收藏

闽江下游全新世孢粉记录的植被与环境变化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ferred from a Holocene Pollen Spectrum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n River

作     者:乐远福 郑卓 Barry V ROLETT 黄博津 黄康有 Rachid CHEDDADI YUE Yuanfu;ZHENG Zhuo;Barry V ROLETT;HUANG Bojin;HUANG Kangyou;Rachid CHEDDADI

作者机构: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珊瑚礁研究中心南宁530004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HawaiiHonoluluUSA 汕头大学教务处广东汕头515021 Institut des Sciences de l'Evolution de MontpellierUniversite de Montpellier34095 MontpellierFrance 

出 版 物:《热带地理》 (Tropical Geography)

年 卷 期:2016年第36卷第3期

页      面:417-426页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30101、41072128) 

主  题:闽江下游 闽侯盆地 孢粉 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昙石山文化 

摘      要:为了揭示闽江下游闽侯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历史,对闽江下游闽侯盆地庄边山遗址附近的FZ5钻孔进行了孢粉、硅藻分析。结果表明:闽侯盆地全新世海侵初始发生时间约为9 000 cal.a B.P.,至7 500cal.a B.P.达到最大海侵范围,晚全新世海退的发生时间在闽侯盆地大约为1 900 cal.a B.P.。孢粉分析证实了当地早中全新世温暖的亚热带气候以及浓密的常绿阔叶林植被。在7 500―1 900 cal.a B.P.之间无论植被覆盖还是气候环境均比较稳定,高海平面时期的适宜气候以及海湾环境也有利于当地以渔猎经济方式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昙石山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自1 900 cal.a B.P.以后,孢粉组合突变为以先锋植物芒萁属(Dicranopteris)、禾本科(Poaceae)、松属(Pinus)等类型为主,揭示了当地植被受到人类农业刀耕火种的影响而发生显著变化。高含量的禾本科花粉(含一定数量的水稻)仅在剖面上部明显增加这一事实,证实了闽侯和福州一带水稻种植的大面积发展始于距今1 900 a前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