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西北太平洋大弹涂鱼群体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 收藏

西北太平洋大弹涂鱼群体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

AFLP analysis of genetic structure of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populations from the coastal waters of Northwest Pacific

作     者:陈维 洪万树 陈仕玺 王琼 张其永 CHEN Wei;HONG Wanshu;CHEN Shixi;WANG Qiong;ZHANG Qiyong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出 版 物:《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14年第21卷第5期

页      面:1020-102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6095) 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项目(13GST001NF13) 厦门大学校长基金(2013121044) 

主  题:大弹涂鱼 AFLP 遗传多样性 群体遗传结构 

摘      要:应用AFLP标记分析了西北太平洋沿岸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利用6对选择性引物对采自日本、韩国、越南及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和浙江8个群体的126尾大弹涂鱼进行扩增。在15~500 bp之间得到1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160条,多态性比例为86.02%,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片段为25~36条,每对引物组合多态位点检出率为52.0%~96.42%。各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在27.96%~57.53%之间,其中韩国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高,广东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低。各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为0.038~0.151,遗传距离较大。各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为0.175~0.459,均检测到显著的遗传分化(P=0.000)。基于遗传距离矩阵构建的NJ系统树显示,大弹涂鱼的8个群体被分为了两支,其中日本、韩国及台湾群体聚为岛屿支系,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越南群体聚为大陆支系。AMOVA分析显示,大部分的变异组分来自于各群体内个体间,且组群间、群体间及群体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85 7,群体间的基因流Nm为0.796 4,群体间基因交流弱于其他多数鱼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