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西天山喇嘛苏铜矿成矿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收藏

西天山喇嘛苏铜矿成矿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ore-forming porphyries in the Lamasu copper deposit,western Tianshan:Implications for petrogenesis

作     者:张东阳 张招崇 薛春纪 艾羽 ZHANG DongYang;ZHANG ZhaoChong;XUE ChunJi;AI Yu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版 物:《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0年第26卷第3期

页      面:680-69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07B01和2007BAB25B05) 111计划(B07011)资助 

主  题:斑岩 地球化学 源区 喇嘛苏 西天山 

摘      要:位于西天山别珍套-科古琴晚古生代岛弧西段的喇嘛苏铜矿床是区内最大的铜矿床,与成矿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的斑岩体为英云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是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且花岗闪长斑岩可能属于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本区成矿斑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出现了较为明显的Ta、Nb负异常,初始锶同位素ISr和εNd(t=390Ma)值分别为0.7072~0.7076和-0.32~0.17,显示壳幔混合源的特征,利用Sr和Nd同位素估算其源区物质约有50%来源于地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其为典型钙碱性火山弧花岗岩,暗示其形成于大陆弧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本区成矿斑岩是在洋壳俯冲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交代原先的地幔楔,并混合了部分下地壳的物质,经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可能与晚古生代准噶尔洋板块向南的俯冲作用有关。结合东西天山的成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岩浆源区的差别可能导致不同类型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较斑岩型钼矿床可能有更少的地壳物质贡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