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工具本体论:实践美学哲学基础的阿基里腱——兼析李泽厚实践哲学... 收藏

工具本体论:实践美学哲学基础的阿基里腱——兼析李泽厚实践哲学种群论视角的缺失与问题

Instrumental Ontology as Achilles’Heel: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作     者:张开焱 李也青 

作者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出 版 物:《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3年第40卷第1期

页      面:1-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BZW004 

主  题:李泽厚 实践美学 哲学基础 工具本体论 种群生产 

摘      要:李泽厚是实践美学的创始人和最重要的学者,因此,对实践美学哲学基础的检讨将围绕李泽厚而展开。关于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李泽厚已经在很多地方说过,那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本体论(他也称之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实践是李泽厚哲学和美学的核心范畴,而实践原初的也是核心的内涵,在他那里指的就是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即物质劳动。因为突出地强调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进而在人类整个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所以,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实质就是人类学工具本体论。工具本体论哲学不是全面解释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结构的合适理论,尤其是对种群生产在人类存在的本体论地位的无视,使其存在严重的理论偏误。如果李泽厚的实践哲学补上另一条腿———种群生产本原论,他的理论大厦也许要稳固安全得多。而在逻辑上,这是完全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已经这样做了,在他们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终表述里,实践概念本身就包含有种群生产的内涵,只要回归这个最终表述,实践哲学就能够顺理成章地弥补这个缺失。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