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烃类有机质组成及其成因意义 收藏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烃类有机质组成及其成因意义

Composition and genesis implications of hydrocarbons in 49.6°E hydrothermal area,Southwest Indian Ocean Ridge

作     者:雷吉江 初凤友 于晓果 李小虎 陶春辉 葛倩 LEI Jijiang;CHU Fengyou;YU Xiaoguo;LI Xiaohu;TAO Chunhui;GE Qian

作者机构: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出 版 物:《地学前缘》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 卷 期:2015年第22卷第1期

页      面:281-2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704[理学-海洋地质]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6039 41106045 41176045 41276055)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JG1202 JT1102)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HY201204) 国家海洋局"大洋十二五"项目(DY125-11-E-04) 

主  题:超慢速扩张洋脊 热液喷口 烃类有机质 生物标志物 

摘      要:利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西南印度洋中脊49.6°E热液区热液产物中的可溶有机质,结合生物标志物和单体同位素分析,对烃类有机质的组成、来源及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硫化物烟囱体以正构烷烃(3.437~3.962μg/g)为主要烃类,L/H〈1,C22以上烷烃具有轻微奇碳数优势(CPI=1.140~1.209),NAR接近0;生物标志物类型丰富(Sq、IS40、烷基环己烷),C31藿烷22S/(R+S)高达0.77,且缺少17β(H),21β(H)构型藿烷;低碳数饱和脂肪酸为主要脂肪酸类型,异构/反异构脂肪酸含量显著,缺少单不饱和脂肪酸。热液蚀变岩以异构烷烃(2.094μg/g)为主要烃类,正构烷烃以低碳数(L/H=1.33)、偶碳优势(CPI=0.377)为特征;脂肪酸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结果表明,海洋原生生物体是49.6°E热液区主要的烃类有机质输入源,热液流体温度及化学条件是控制热液喷口区原生生物群落分布及热液产物中烃类有机质组成的主要因素。生物标志物类型显示硫化物烟囱体中具有产甲烷古菌与硫酸盐还原菌共存的现象,反映出热液流体中富含H2,表明49.6°E热液区具有非生物合成烃类的可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