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植被定量重建与R值模型的发展——R值和ERV模型在兴隆山地区的应用
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 OF PALEOVEGETATION AND DEVELOPMENT R-VALUE MODEL:AN APPLICATION OF R-VALUE AND ERV MODEL IN XINGLONG MOUNTAIN NATURAL PROTECTION REGION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出 版 物:《第四纪研究》 (Quaterna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13年第33卷第3期
页 面:554-56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5[理学-第四纪地质学] 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0871092和41071128)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批准号:20120003110019)共同资助
摘 要:基于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30个样方的植被调查和表土花粉分析,运用R值计算方法和ERV模型估算了我国北方常见的几种乔木和草本植物花粉的代表性和相对花粉产量。R值显示蒿属花粉为超代表性,云杉属和沙棘属代表性略高,栎属和桦属代表性适中,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低代表性。ERV模型估算结果显示云杉属、沙棘属和栎属的花粉产量较高,桦木属的花粉产量较低,而禾本科和莎草科的花粉产量很低。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表明:云杉属、沙棘属、栎属、莎草科和禾本科根据R值计算得到的代表性结果和ERV模型估算得到的花粉产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有很高背景花粉成分的桦属和蒿属的花粉产量较低,主要是由于R值没有考虑背景花粉成分对花粉百分比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景观尺度的植被重建时一定要考虑背景花粉成分的影响,以确定当地是否有对应的母体植物大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