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垦殖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可溶性有机碳截留的影响 收藏

垦殖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可溶性有机碳截留的影响

Effect of Reclamation o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C and Retention of DOC

作     者:霍莉莉 邹元春 郭佳伟 吕宪国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版 物:《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3年第34卷第1期

页      面:283-2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1[工学-环境科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5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30535 40901051 41171092 41101092) 

主  题:土壤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垦殖 垂直分布 截留 湿地 

摘      要:通过测定和计算兴凯湖地区沼泽湿地及由其垦殖而来的旱田和水田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及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土壤溶液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析了垦殖对兴凯湖周边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土壤剖面截留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垦殖显著影响湿地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大豆田和水稻田0~10、10~20、20~30、3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湿地相比分别降低了79.07%和82.01%、79.01%和82.28%、79.86%和92.90%、37.49%和78.05%;40 cm以下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垦殖前后差异不显著.大豆田和水稻田有机碳密度相比沼泽湿地分别降低了25.50%和47.35%,但三者1 m深土壤中大部分的有机碳均是储存在0~50 cm土层中.垦殖前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均可用指数函数来描述,垦殖改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并未改变其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垦殖为大豆田土壤剖面对可溶性有机碳的截留效果较湿地和水稻田更明显,沼泽湿地和水稻田对可溶性有机碳的截留效果大致相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