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膜下滴灌水稻优化毛管配置模式及适宜灌溉强度的研究 收藏

膜下滴灌水稻优化毛管配置模式及适宜灌溉强度的研究

Optimal Capillary Configuration Modes and Irrigation Intensities for Drip Irrigation with Plastic Film Mulching in Rice

作     者:何海兵 杨茹 武立权 马富裕  HE Hai-bing;YANG Ru;WU Li-quan;MA Fu-yu

作者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合肥230036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合肥230031 

出 版 物:《中国水稻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年 卷 期:2016年第30卷第1期

页      面:75-8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1AA100508) 安徽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501031088) 安徽农业大学引进与稳定人才项目科研资助项目(yj2015-03) 

主  题:水稻 毛管配置 膜下滴灌 生长发育 

摘      要:膜下滴灌水稻在干旱/半旱区(新疆、宁夏)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而优化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是其实现高产的前提。为此,本研究于石河子地区通过设置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双因素多水平处理,开展为期一年的小区试验,旨在为膜下滴灌水稻获得高产高效的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品种和灌溉强度因素,群体整齐度以1膜4管8行配置(R_1)最优,其次是1膜2管8行配置(R_2),1膜1管8行配置(R_3)最差。R_2模式通过促进近滴灌带行位株穴的生长发育来弥补远滴灌带行位株穴生长发育,最终R_2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与R_1差异不显著;由于R3模式下距滴灌带第3行位和第4行位的株穴生长严重受限,进而导致R_3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显著低于R_1和R_2模式;总体而言,增加灌溉强度有利于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在砂壤土质条件下,膜下滴灌水稻为获得较高的谷物产量,毛管间距以40~80cm为宜。关键生育期灌溉强度为抽穗前11mm/d,抽穗后需维持更高的灌量,可以考虑维持在20~25mm/d。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