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蚕桑文化的符号构成及礼治内涵解析 收藏

蚕桑文化的符号构成及礼治内涵解析

Interpreting the Origin of Silkworm Culture Symbols and the Ritual Connotation

作     者:陶红 张诗亚 TAO Hong;ZHANG Shi-ya

作者机构: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市400715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 

出 版 物:《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07年第33卷第6期

页      面:171-17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西南大学农业部蚕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巴蜀蚕丝文化起源与传播研究"(20060328) 项目负责人:陶红 

主  题:蚕桑文化 符号构成 礼治内涵 

摘      要:人类文化都是以符号化的思维及符号化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不同符号的表达,蚕桑文化也不例外。远古时期的华夏民族群体生活中,留下了内涵丰富的以蚕桑为中心的图像符号、传说及史实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的原初面貌以及变迁发展。以桑、蚕、丝为主要内容的蚕桑文化元素,成为华夏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蚕丝及蚕丝服饰成为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礼治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