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1986—2023年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对水文连通的影响 收藏

1986—2023年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对水文连通的影响

作     者:白云逸 于君宝 栗云召 周迪 李雪 管博 王雪宏 杨继松 曲晨宇 闫畅 

作者机构: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西南林业大学 

出 版 物:《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8[工学] 081501[工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蓝黄两区滨海资源与环境团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806218,41871087)资助 

主  题:景观格局 演变过程 水文连通性 黄河口湿地 

摘      要:本文借助遥感影像解译,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水文连通指数法评价了近40年来(1986—2023年)黄河口湿地景观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对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本沼泽、河流湿地、灌丛湿地和耕地趋于破碎,景观格局分散;沿海滩涂、水库池塘、养殖池、盐田、建设用地斑块连通性升高,景观格局更聚集和紧凑;湿地水文连通性先下降后上升,水文连通性较差。草本沼泽景观类型的比例指数(PLAND)、平均斑块面积(MPS)和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可能连通性指数(PC)呈显著正相关,斑块破碎化指数(SPLIT)与PC呈显著负相关;沿海滩涂的形状指数(LSI)和SPLIT指数与IIC、PC呈显著正相关;河流湿地的形状指数LSI与PC呈显著负相关;养殖池的密度指标MPS与IIC呈显著负相关,形状指标LSI与IIC、PC呈显著负相关;耕地的景观格局分布与水文连通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会对湿地水文连通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为黄河口湿地的水文连通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黄河口湿地的保护以及水文连通优化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