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的一般性走向具体的普遍性的历史空间辩证法--中国式现代化哲学基础问题的若干思考
The Dialectics of Historical Space from Abstract Generality to Concrete Universality-Some Reflections 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作者机构: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3
出 版 物:《学术研究》 (Academic Research)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32-41,17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01[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03[法学] 0101[哲学-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 金:南京大学文科发展基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空间哲学话语分析与建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认知科学范式的相关性研究”(2022&ZD03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理论基础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思想,而其渊源则是德国辩证法传统中的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理论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共相与殊相的关系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底蕴,从本质上讲固然是一个历史观问题,但归根结底也是一个辩证地再现社会现实,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论问题。中国道路作为具体的普遍性概念,表现在历史哲学上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性与具体的历史道路的多样性、跳跃性冲突融合而成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表现在社会哲学上乃是关于社会有机体的部分与整体共时性的矛盾与协调平衡发展的具体总体性或系统辩证法问题;表现在文明形态历史观上则是如何实现不同文明形态间的相互借鉴并由此上升为新的普遍性问题;而贯穿于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扬弃抽象的一般性历史逻辑规定的过程中形成反思性、合目的性意义上的具体普遍性的历史空间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