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宁波构造带反转背斜分段差异变形及其油气地... 收藏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宁波构造带反转背斜分段差异变形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Segmented differential deformation of inverted anticlines and its significance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Ningbo structural zone,Xihu Sag,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作     者:唐贤君 朱虹浩 李宁 余一欣 钟荣全 余浪 TANG Xianjun;ZHU Honghao;LI Ning;YU Yixin;ZHONG Rongquan;YU Lang

作者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出 版 物:《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Oil & Gas Geology)

年 卷 期:2025年第46卷第1期

页      面:167-17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149)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KJZH-2023-2103) 

主  题:分段性 差异变形 油气差异聚集 反转背斜 宁波构造带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摘      要:西湖凹陷宁波构造带Y背斜是近些年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评价的热点区域,但该构造油气差异富集主控因素及有利勘探方向仍不十分明确。通过对宁波构造带Y背斜进行精细构造解析,研究了背斜分段差异变形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探讨了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构造形态差异,可将Y背斜划分为南、中、北3段,各段次级背斜受控于不同的反转断裂,中段挤压抬升幅度最大。控制Y背斜南、北分段差异变形的主要因素为区域挤压应力作用、先存控洼断裂差异以及刚性基底导致的局部应力集中等。相对于Y背斜南、北段,中段的强烈挤压收缩过程引发整体抬升,将原本独立发育的南、北段次级背斜卷入变形,进而形成南、北差异的大型复式背斜。南北差异变形及不同期次叠加变形导致Y背斜不同部位油气差异富集。据此提出了花港组和龙井组多个有利勘探领域,为该地区的天然气勘探提供了重要方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