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辅助微创经皮钢板接骨与髓内钉治疗AO12-C型肱骨中上段骨折的比较
3D printing assisted minimal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versus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treatment of AO12-C middle-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作者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创伤骨科贵州省贵阳市550014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25年第29卷第33期
页 面:7116-7122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5[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10[医学]
基 金:2022年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基金项目(gzwkj2022-364) 项目负责人:胡超然
主 题:3D打印 肱骨中上段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板 髓内钉 内固定 桡神经损伤 肩袖损伤
摘 要:背景:AO12-C型肱骨中上段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骨折粉碎,伴有较多的蝶形骨块,难以获得良好复位和有效固定;随着对骨与软组织生物学特征的认识逐渐提高,目前手术治疗也逐渐向微创钢板和髓内钉内固定等方式转变,但对于微创经皮钢板接骨和髓内钉哪项是治疗肱骨骨折的最佳技术迄今尚未达成共识。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微创经皮钢板接骨与髓内钉治疗AO12-C型肱骨中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AO12-C型肱骨中上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微创钢板组和髓内钉组,每组18例。微创钢板组在3D打印辅助进行术前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微创钢板接骨治疗;髓内钉组进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术后1,3,6个月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快速肩臂手功能障碍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指标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5.56±4.05)个月,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微创钢板组手术时间更短(P0.05);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骨不连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微创钢板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桡神经麻痹,均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而髓内钉组出现1例肩袖损伤;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④提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技术及髓内钉治疗AO12-C型肱骨中上段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但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技术在3D打印术前辅助下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势,是治疗AO12-C型肱骨中上段骨折一种有价值、有效且安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