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作者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7[理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2022B0302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69007,51969029) 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实践创新项目(ZDSYS-YJS-2023-16)
主 题: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可持续 生态源地 电路理论 塔里木河流域
摘 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实现区域生态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关键。当前的研究多关注生态系统服务或健康层面的生态源地识别,但较少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视角。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可持续提出了融合健康、服务和风险的生态源地识别方法,借助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廊道、夹点和障碍点,构建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确定生态保护区和修复的关键区域。结果表明:①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源地的景观类型以草地为主,多年平均占比达生态源地面积的89.54%;近20年研究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源地面积增加了4.41%,山区生态源地面积增加明显,绿洲区生态源地趋于破碎化;②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网络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较高,20年间生态廊道增加50条、平均长度缩短6.58 km,降低了物种迁移风险和能量流通损失;③生态夹点主要分布于昆仑山,2000年以来面积整体减少122.83 km2;除中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外,生态障碍点均有分布,面积整体增加2931.00 km2;两者所在区域的景观类型以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④提出了以“一环、两带、两区、四核心、多源、多廊为特征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布局。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管理和修复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