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WPS地区长9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 9 reservoir in WPS area,Ordos Basin作者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1 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湖北襄阳441000 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730030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3
出 版 物:《新疆地质》 (Xinjiang Ge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42卷第4期
页 面:578-586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主 题: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特征 孔隙度演化 长9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摘 要:鉴于WPS地区长9储层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不明确,开展薄片鉴定、铸体薄片、粒度分析、岩心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全岩X衍射分析和高压压汞等方法,分析研究区长9储层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度演化过程,揭示了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度演化的影响及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长9储层主要发育中-细粒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次生溶孔为主,孔隙度平均12.3%,渗透率平均4.57 mD,为低孔、低渗-超低渗储层;②研究区主要包括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4种成岩作用,溶蚀作用为建设性成岩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重要成因;压实和胶结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储层物性;③基于成岩作用定量恢复各阶段孔隙度及成岩演化参数,统计原始孔隙度平均值为39.97%,压实减孔率平均值为56.025%,胶结减孔率平均值为24.82%,溶蚀增孔率平均值为10.96%;④基于成岩序列及埋藏史等研究,划分储层孔隙度演化过程为早成岩阶段(压实+早期胶结作用)-减孔、中成岩阶段A1期(溶蚀作用)-增孔和中成岩阶段A2期(晚期胶结+油气充注)-减孔3个阶段,孔隙度在趋近停止之前下降至12.03%,较为合理地恢复了孔隙演化过程。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储层成岩及孔隙演化过程的方法对于同类型砂岩储层的成储机理、有利“甜点区综合评价与预测及后续高效勘探开发的推进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