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动态演进、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作者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出 版 物:《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9AJY001) 陕西省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20ZDWT19) 陕西省商务厅资助项目(ZMW2024001)
主 题:新质生产力 熵值法 动态演进 DEMATEL—ISM模型 提升路径
摘 要:基于2011-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测度全国、各省市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分析其动态演进趋势以及地区差异,识别新质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逻辑关系及作用路径,并通过障碍度计算主要发展障碍因子,提出区域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结果显示:(1)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包括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以及山东,按区域划分,东部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2)各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态势但存在较大差异,差异主要源自区域间差异,其中,高水平地区对低水平地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技术合作流动、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未来产业布局既是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根源性影响因素,但同时技术合作流动、未来产业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发展不足也成为影响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