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隐性碳定价的理论阐释、测度问题与政策含义 收藏

隐性碳定价的理论阐释、测度问题与政策含义

作     者:王思博 庄贵阳 

作者机构: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出 版 物:《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际绿色竞合视域下隐性碳定价的理论、测度方法与政策研究”(24CJY075) 

主  题:隐性碳定价 测度问题 绿色转型 国际绿色竞合 

摘      要: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碳定价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也成为国际贸易博弈的政治工具。如何碳定价,对改善降碳效率及成本分摊公正性越发关键。当前各界主要关注碳价的显性部分,忽视其隐性部分,导致以实施间接降碳政策措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努力被低估,也使得显性与隐性碳定价间缺少统筹衔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引领隐性碳定价机制研究。为此,按照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在隐性碳定价相关概念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尝试开展量化测度,并阐明相关政策含义。从而有助于完善碳定价理论与制度框架,客观评估碳减排行动的努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碳市场的显性碳价功能,在国际绿色竞合中占据主动地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