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驱动及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分析 收藏

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驱动及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分析

Ecological benefit analysis of winter rapeseed rhizosphere soil fungi driving and influencing soil fertility

作     者:刘海卿 孙万仓 郭倩 柴鹏 祁伟亮 杨刚 刘容 刘一帆 杨苗苗 张博 LIU Haiqing;SUN Wancang;GUO Qian;CHAI Peng;QI Weiliang;YANG Gang;LIU Rong;LIU Yifan;YANG Miaomiao;ZHANG Bo

作者机构:陇东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庆阳745000 甘肃省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庆阳745000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庆阳745000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1期

页      面:80-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90202[农学-蔬菜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150139) 甘肃省教育科技创新项目(2023B⁃216) 陇东学院青年博士基金项目(XYBYZK2209,XYBYZK2217) 

主  题:土壤真菌群落 土壤酶 土壤肥力 冬油菜 生态效益 

摘      要:冬油菜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冬季覆盖作物,为探讨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真菌驱动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对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土壤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分别较非根际增加22.8%、19.5%、27.4%、31.8%、11.4%、9.8%。(2)冬油菜土壤根际真菌α多样性显著降低,且一些致病菌如担子菌门、被孢菌门、壶菌门丰度也明显降低。(3)不同类型冬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白菜型冬油菜的优势真菌门是子囊菌门,占比超过总丰度的83%,其次是担子菌门、被孢菌门、壶菌门、毛霉门;甘蓝型冬油菜的优势菌门是油壶菌门和Fungi_phy_Incertae_sedis。(4)冗余分析(RDA)显示,pH、有效磷(AP)、全磷(TP)、碱解氮(AN)、全氮(TN)、有机碳(SOC)和土壤含水量(SWC)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5)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白菜型中,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高于甘蓝型,过氧化氢酶则相反。(6)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如增加AN、AP、TP含量、降低土壤盐碱度(pH降低)等,且白菜型比甘蓝型更显著。综上,种植冬油菜可通过改变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结构,进而驱动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可利用的氮、磷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调节pH,改良土壤特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研究结果为冬油菜⁃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及筛选分离益生真菌提供理论参考,为进一步扩大冬季覆盖作物的种植面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支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