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中虚拟现实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 版 物:《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 Graphics)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历史学] 07[理学] 08[工学] 080203[工学-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工学-机械工程] 0712[理学-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271393)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放课题基金(VRLAB2024C02)
摘 要:文化遗产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 面对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等多重威胁, 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存在成本高昂、效率有限和普及性不足等局限. 虚拟现实技术以其抗破坏性、沉浸性、交互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优势, 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创新的解决路径.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从数字化采集、三维建模、交互设计和虚拟展示等环节, 详细讨论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研究和探索; 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严肃游戏、博物馆和叙事等实际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的应用成效, 凸显了其在提升用户体验、促进文化理解和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后介绍智能化、互通性和可演变性的发展趋势, 预示着虚拟现实技术将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展望未来, 应继续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文化价值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