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粮食产业“三链协同”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收藏

中国粮食产业“三链协同”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three-chain synergy”in China’s grain industry

作     者:崔宁波 时骄禹 范月圆 CUI Ningbo;SHI Jiaoyu;FAN Yueyuan

作者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出 版 物:《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Journal of Agro-Forest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年 卷 期:2025年第24卷第1期

页      面:1-12页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JY188) 

主  题:粮食产业 “三链协同” 高质量发展 动态演进 驱动因素 

摘      要:基于2007—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模型、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空间计量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实证分析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7—2022年中国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同比增长62.89%,其中粮食主产区水平最高;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差异逐渐增大,总体基尼系数由0.2815提升至0.3358,区域间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粮食产业“三链协同水平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介于0.20~0.35,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中国粮食产业“三链协同水平发展稳定,难以实现“跳跃式增长;农户资本状况、自然资源禀赋、区域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等是驱动中国粮食产业“三链协同的重要因素。据此,建议未来应重点聚焦于突破粮食产业发展格局和地域空间限制,分层次、分区域统筹协调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