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分析
Analysi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volatile oil from the leaves of Ledum palustre ***作者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省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
出 版 物:《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25年第34卷第1期
页 面:110-1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1001[理学-植物学] 07[理学]
主 题:宽叶杜香 叶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摘 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杜香(Rhododendron tomentosum Harmaja)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初步探索了叶挥发油对8种致病细菌和1种致病真菌以及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宽叶杜香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到46个化学成分,其中,octahydro-2,5-methano-1 H-indene和7-ethyl-1,3,5-cycloheptatriene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21.15%和18.92%)。不同质量浓度宽叶杜香叶挥发油对8种细菌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低(2 mg·mL^(-1)),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2 mg·mL^(-1);宽叶杜香叶挥发油对4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半数效应浓度(EC 50)最低(0.19 mg·mL^(-1))。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宽叶杜香叶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枯茗醛、4-萜烯醇和α-蒎烯可能是其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