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及两者联用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收藏

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及两者联用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作     者:郑艳艳 傅月朦 郭晶晶 陈丹青 李跃雄 陈军力 王源 

作者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 上海上药神象健康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 版 物:《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项目(2017YFC1702301) 陈军力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75号) 

主  题:人参皂苷 人参多糖 乳腺癌 EMT 短链脂肪酸 PI3K/Akt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摘      要:目的探讨单独使用人参皂苷或人参多糖以及两者联用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筛选4T1、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的活力,通过CCK-8、细胞克隆、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评价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以及两者联用对4T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Balb/c雌性小鼠原位皮下接种4T1细胞,建立小鼠乳腺癌模型,每天灌胃给予人参皂苷(800mg/kg)、人参多糖(800mg/kg)以及皂苷联合多糖(800mg/kg皂苷+800mg/kg多糖),持续3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CD4+T、CD8+T、TNF-α、IFN-γ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EMT相关蛋白表达。收集小鼠粪便,利用16SrRNA测序和气相色谱法分析各组小鼠肠道微生物以及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的变化情况。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是否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结果100μg/mL人参皂苷可抑制4T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1),而人参多糖剂量达到800μg/mL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两者联用在体外并不能产生更强的抑制效果。在小鼠体内,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以及两者联用均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且两者联用抑瘤率最高。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和瘤体积增长减缓(P0.01),肿瘤质量减少(P0.01),肿瘤肺转移情况得到改善,肿瘤组织N-cadherin、Vimentin、Smad2/3、Snail蛋白表达和p-PI3K/PI3K、p-Akt/Akt比值降低(P0.05,P0.01),E-cadherin阳性占比与蛋白表达,CD4+T和CD8+T细胞占比,TNF-α、IFN-γ水平升高(P0.05,P0.01),以皂苷联合多糖组最显著。肠道菌群结果显示,人参多糖可改善荷瘤小鼠菌群的结构失调并可升高小鼠粪便中产短链脂肪酸菌属的相对丰度,包括Muribaculaceae、Parabacteroides等。接受多糖灌胃的动物的粪便中,以丁酸为代表的短链脂肪酸水平升高(P0.01)。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发现,1~2mmol/L丁酸盐可抑制4T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EMT过程(P0.01)。结论人参皂苷在体内、外均可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其机制与下调Smad2/3/Snail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进而抑制EMT过程有关。人参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较低,但在体内可观察到较强的抑癌效果,这可能与其上调Muribaculaceae和Para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增加丁酸的水平、增强免疫功能有关。当皂苷和多糖联用时,表现出增强的抑瘤作用,这可能与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共同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