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森林公园不同频率自然声对人的脑电生理影响 收藏

森林公园不同频率自然声对人的脑电生理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natural sounds in forest parks on human electroencephalogram

作     者:回腾飞 张洁 祝爱昀 左晶 宋时屿 郭梦媛 毛爱欣 HUI Tengfei;ZHANG Jie;ZHU Aiyun;ZUO Jing;SONG Shiyu;GUO Mengyuan;MAO Aixin

作者机构: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132021 

出 版 物:《应用声学》 (Journal of Applied Acoustics)

年 卷 期:2025年第44卷第1期

页      面:223-233页

学科分类:090706[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9[农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基  金:吉林省绿地景观与功能开发科技创新中心项目(BHPTJS202230-1) 中国科技部基础科技资源专项调查计划项目(2021FY100802-04) 北华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北华研创合字050号,北华研创合字059号) 

主  题:森林公园 自然声 频率 脑电波 

摘      要:森林公园中的自然声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频率是自然声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关系到自然声的音高和音调。该研究以河南省森林公园中主要的18种自然声作为样本,应用脑电仪器测定人脑的4大脑区16个通道的6种脑电波振幅变化情况,分析在不同频率自然声刺激下人的脑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不同频率的自然声对于人的感知、生理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帮助人缓解压力、增加安全感、提升愉悦感存在差异;频率范围在1-2 kHz、2-3 kHz、4-5 kHz的自然声,对于增加愉悦感、降低疲劳度和放松心情方面有显著的效果;而频率在0.01-1 kHz和6-7 kHz的自然声常给人带来负面的影响。该研究揭示了不同频率的自然声对人的脑电生理影响差异,为森林公园声景规划设计和游客游览体验感提升给予数据支持。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