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效力与效果研究——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视角
作者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
出 版 物:《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民调整草场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作用机理、实证分析与政策优化”(721040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工适应性调整与生产率提升研究”(72473135)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CSAERD-202402 10-IAED-03-2024)资助
摘 要:[目的]通过有效识别和评估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效力和效果,为优化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2011—2022年205份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构建草原生态保护的政策效力评估体系,进行政策效力评价分析,探究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结果]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效力呈短期波动趋势,且在2018年机构改革后有明显的低谷和波峰;不同政策工具间的政策效力存在差异,经济激励型和能力建设型政策效力较高,系统变革型和宣传引导型政策效力较低,且不同政策间的协同性明显增强;不同政策工具对于草原生态保护的效果同样具有差异性,经济激励型、宣传引导型和系统变革型政策工具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结论]提出政策优化方向,为提升政策效力和效果,应推动协同治理,尤其强化多部门协同、多维度协同,放大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