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红树林植被和土壤碳积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中国红树林植被和土壤碳积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Carbon accumulation rates of vegetation and soil in mangroves of China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作     者:胡凯杰 王蔚 钱威 姜仲茂 熊燕梅 HU Kaijie;WANG Wei;QIAN Wei;JIANG Zhongmao;XIONG Yanmei

作者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广州510520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 

出 版 物:《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 卷 期:2025年第36卷第1期

页      面:121-13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9[工学-林业工程] 09[农学] 

基  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2A1515010550) 浙江省林业科技项目(2022SY08)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214001)资助 

主  题:红树林 蓝碳 固碳速率 碳汇 碳储量 生产力 

摘      要:红树林碳汇是蓝碳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尚缺乏我国红树林分布区域尺度植被和土壤碳积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梳理。本研究基于文献收集和数据挖掘,整合分析我国红树林植被、土壤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碳积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树林植被碳积累速率随林龄变化的趋势在不同群落存在差异,而土壤碳积累速率与林龄不相关。我国红树林碳积累速率研究较多的群落类型有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红海榄、木榄、无瓣海桑、海桑,其中无瓣海桑和海桑群落的植被碳积累速率最高,但土壤碳积累速率在不同群落间无显著差异。我国红树林植被和土壤碳积累速率平均值分别为766.9和201.1 g·m^(-2)·a^(-1),其中广东省的平均值最高。基于全国分布区域平均值看,林分起源(天然林或人工林)和测定方法对植被、土壤和生态系统碳积累速率的测定值没有显著影响。综上,在全国分布区域尺度上红树林植被碳积累速率主要受林龄和群落类型影响,在红树林修复中可通过树种选择和林龄管理进行调控,而土壤碳积累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需要增加对浙江和海南的红树林碳积累速率测定。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