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感染风险研究 收藏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感染风险研究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infection risk of high-flux hemodialysis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作     者:温小楠 邝光华 周宇明 WEN Xiao-nan;KUANG Guang-hua;ZHOU Yu-ming

作者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341000 

出 版 物:《中国实用医药》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第20卷第1期

页      面:45-49页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混合透析 内毒素 生存率 

摘      要:目的研究临床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价值及感染风险。方法选取9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3次/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采用3次/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治疗,C组患者采用2次/周低通量血液透析+1次/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观察随访25个月,对比三组患者死亡发生情况、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炎性指标水平,检测并分析透析用水重金属与离子及透析器用水内毒素数据。结果A组患者中共计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脑出血;B组患者中共计死亡7例,其中脑出血死亡4例,心肌梗死死亡2例,高钾血症死亡1例;C组患者中共计死亡6例,其中癫痫死亡2例,脑出血死亡4例。A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4.403,P=0.023、0.0440.05)。三组患者入院后1、2、3个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内毒素、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甘油三酯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测,入院后1、2、3个月透析用水重金属与离子检测结果均符合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AAMI)与美国人工器官学会(ASAIO)的血液透析水质标准。检测透析机水管及水机显示,透析器用水内毒素检测结果均符合我国血液净化标准。结论相较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更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更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临床感染原因可能与透析用水有直接关系,本院使用的透析用水安全性很高,未造成任何临床感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