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南海台湾冷泉区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收藏

南海台湾冷泉区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ble Bacteria Taiwan Cold Seep in the South China Sea

作     者:岳丽 李娟娟 翟欣奕 王佳琦 卢慧莹 张晓华 于敏 Yue Li;Li Juanjuan;Zhai Xinyi;Wang Jiaqi;Lu Huiying;Zhang Xiaohua;Yu Min

作者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3 

出 版 物:《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年 卷 期:2025年第55卷第2期

页      面:175-18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7[理学] 071005[理学-微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6145 41976137)资助 

主  题:南海 冷泉区 培养基 可培养细菌 多样性 

摘      要:南海冷泉由于其特殊的海洋环境特征蕴藏着大量独特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聚焦南海台湾冷泉,旨在挖掘该冷泉环境中难培养细菌的资源,揭示其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采用复苏固体培养基(FSPB)、复苏液体富集培养基(FSY)、SOB固体培养基(SOB)、MMJS固体培养基(MMJS)和SPM固体培养基(SPM)5种培养基,对南海台湾冷泉不同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富集和分离培养,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比较分析分离自不同培养基及南海台湾冷泉不同样品的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本研究从南海台湾冷泉8个站位的海水、沉积物以及生物样品中分离鉴定菌株690株,这些菌株分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6个纲和39个属。变形菌门的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细菌占比最高,包含14个属,其中食烷菌属(Alcanivorax)为优势属。5种培养基中,仅MMJS和SPM分离获得4个门的细菌,FSPB和FSY未分离获得放线菌门细菌,SOB未分离获得厚壁菌门细菌。海水和沉积物样品中均能分离获得4个门的细菌,但生物样品中未分离获得厚壁菌门细菌。在纲水平上,γ-变形菌纲是三种样品中最丰富的细菌类群,其在海水样品中的相对丰度高于沉积物样品和生物样品。本研究利用5种不同的培养基,成功地从南海台湾冷泉中获得了大量可培养的海洋细菌,且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手段展现出在分离海洋细菌上的异同。本研究为深入探究冷泉微生物的代谢特征及其在冷泉生态系统中的适应机制提供了菌株资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