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滨海乡村街巷空间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以福州滨海平原地区为例
作者机构: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出 版 物:《世界建筑》 (World Architecture)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304[工学-建筑技术科学]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408010):“气候-低碳”耦合下滨海乡村聚落空间韧性的响应机制与营建策略——以闽东南地区为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702500):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FJ2023C067):福建沿海地区传统民居生态智慧图解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摘 要:滨海乡村人居环境处于海洋与陆地两种环境基质的交互地带,其空间格局与人地关系更加丰富与复杂,受气候变化扰动影响显著。目前滨海乡村相关研究较少关注海洋气候影响下的适应性营建模式,且既有研究范式缺乏应对多变量问题的数据支撑。文章以福州滨海平原地区为例,解析滨海乡村街巷空间的形态特征,利用遗传算法分析多目标协同下街巷空间形态参数的择优区间,并通过数据相关性及回归分析揭示空间形态与气候要素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层级建构滨海乡村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旨在为低碳、韧性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设计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