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河水-地下水交换对河水来源组成的影响——以都思兔河为例 收藏

河水-地下水交换对河水来源组成的影响——以都思兔河为例

Impact of stream-groundwater interaction on stream water source composition:A case study of the Dosit River

作     者:丁兰芳 张志远 蒋小伟 王旭升 万力 DING Lanfang;ZHANG Zhiyuan;JIANG Xiaowei;WANG Xusheng;WAN Li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出 版 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年 卷 期:2025年第52卷第1期

页      面:42-5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70,4240225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9-2021-005) 

主  题:河流污染防治 水文周转 河水来源组成 盈水河段 渗失河段 

摘      要:盈水河段和渗失河段交替出现是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常见形式,以盈水河段所在位置为来源的河水来源组成研究是近年来河流水质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水来源组成的演变特征规律尚不清晰。本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都思兔河为例,基于河水-地下水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3种年降水条件下都思兔河的河水-地下水交换特征及其对河流沿程河水来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都思兔河整条河流以接收地下水排泄为主,但河段尺度上的河水-地下水补排关系具有空间非均匀性,渗失河段总长度占比不低于40%;(2)河道断面上河水的来源组成具有集中效应,以下游苦水沟断面为例,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3种降水情景下河流水量的80%分别来自于河流总长度的12.3%、9.2%、18.6%;(3)河流断面处河水来源组成的集中效应与断面流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流量越小,河水来源的位置越集中。本研究首次探究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水的来源组成沿程变化规律,强调了关键河段对维持河流水量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河流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