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梗阻、目标指向与实践进路 收藏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梗阻、目标指向与实践进路

作     者:刘友田 于世龙 

作者机构: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版 物:《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创新机制研究”(22&ZD029)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对弘扬沂蒙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的研究”(20CYMJ08)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SDYKC19128) 

主  题: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农业强国 

摘      要: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奋斗目标,是高质量解决“三农问题、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落脚点和重要抓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生产、农民现代化生活以及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机整体,但依旧面临农业产量高但竞争能力低、农村面积大但宜居水平低以及农民数量多但富裕程度低的现实问题。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政同责,确保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生产方面平稳落地,坚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以产业链升级塑造现代化农业,以造血式帮扶培育现代化农民,以数字化技术打造现代化农村,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推进农民收入跃升,坚持推进住房革命与乡村文化振兴双管齐下,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提质升级,才能真正实现“农业新质、农民富裕、农村宜居的三重奋斗目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