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咸水灌溉与施肥方式对盐碱地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互作效应
作者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盐碱地生物资源与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东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出 版 物:《节水灌溉》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盐碱地农业创新团队盐碱地改良和综合利用岗位专家经费项目(SDAIT-29-05)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盐碱地生态环境监测修复以及高效绿色投入品、生物防治关键技术研发”(2020CXGC01080401)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滨海盐碱地种养循环与生态农业创新团队”启动资金项目 黄河三角洲学者专项经费资助
摘 要:探索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对水稻生理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圣香1826为试验材料,设置主区为淡水灌溉(FI,全生育期均灌溉淡水)、微咸水-淡水联合灌溉(BFI,插秧后至分蘖前灌溉淡水,分蘖期至成熟期补灌微咸水)2种灌溉制度;裂区为5种施肥方式T1(常规施肥,当地习惯施肥N 300 kg/hm2)、T2(减N20%,N240 kg/hm2)、T3(减N20%,穗肥增施K,N240 kg/hm2+K36 kg/hm2)、T4(减N20%,蘖肥增施Ca,N240 kg/hm2+Ca18 kg/hm2)、T5(减N20%增施K和Ca,N240 kg/hm2+K36 kg ·hm-2+Ca 18 kg/hm2)。结果表明,BFIT5处理可以显著的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Ca肥补施,使水稻植株Na+含量降低24.35%(P 0.05)、K+含量提高20.20%、Na+/K+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升高13.06%、脯氨酸(Pro)含量升高20.69%、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了9.19%,提高了植株的抗性;BFIT5处理使水稻的有效穗数提高30.1%、穗总粒数提高7.2%、穗实粒数提高38.2%、结实率提高28.9%、产量提高38.2%、稻米的食味值增加6、崩解值升高、消减值降低、蒸煮品质升高。在分蘖期开始浇灌微咸水,且减少常规施氮量的20%、增施K和Ca肥,节约稻田用淡水的同时提高了微咸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