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微空心阴极自脉冲放电微观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收藏

微空心阴极自脉冲放电微观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作     者:梁远毅 方振松 贺亚峰 李庆 何寿杰 

作者机构: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 版 物:《物理学报》 (Acta Phys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0901[工学-物理电子学] 0809[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3A20678)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E2022201057)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批准号:236Z1803G) 保定市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批准号:2472P003) 

主  题:自脉冲放电 微空心阴极放电 模式转换 流体模型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揭示自脉冲放电机理,本文对氩气环境下的微空心阴极自脉冲放电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放电电流的升高,放电分为汤生放电、自脉冲放电和正常辉光放电三个阶段. 一个完整的自脉冲放电周期可以分为电流的上升期、下降期以及放电的等待期. 本文同时利用流体模型对自脉冲放电的时空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当自脉冲放电电流处于最小值时,放电被限制在阴极孔内,电场强度、电子密度和电子产生速率均较低,为汤生放电模式;随着放电电流的增高,孔内放电逐渐增强,同时放电由孔内逐渐向孔外延伸. 当脉冲电流最高时,阴极孔外具有较强的放电,阴极外表面附近形成明显的阴极鞘层,阴极腔外部存在较高的电子产生速率. 当放电电流降低时,放电由孔外向孔内收缩,并逐步恢复到汤生放电模式. 模拟结果同时表明,不同自脉冲放电阶段电离源不同:电流较高时直接电离起主要作用,电流处于最低值时的脉冲等待期潘宁电离起主要作用. 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微空心阴极自脉冲放电实质上是放电被限制在孔内的汤生放电模式与放电区域延伸到孔外的正常辉光放电模式相互转换的过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