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SPME-GC-MS与超快速气相电子鼻的甘松不同部位快速鉴别
作者机构: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草地资源学院青藏高原民族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羌彝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成都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质量监测评价重点实验室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出 版 物:《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年 卷 期:2025年第2期
页 面:182-19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703[理学-化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504100)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24YFFK0190)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专项(2023MS3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N2023067)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第一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4CXTD04)
主 题:甘松 差异标志物 快速识别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电子鼻
摘 要:目的:建立甘松不同部位的香气成分快速识别模型,为甘松的市场流通和临床使用提供质量监管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结合Smart aroma database、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数据库对甘松不同部位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利用相对响应因子(RRF)和3种内标物对香气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根据P1,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聚类热分析确定甘松不同部位的香气差异标志物;运用HeraclesⅡ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采集甘松不同部位样品的气味数据,绘制气味指纹图谱及气味响应雷达图,探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采集香气成分所属的化合物类型与HS-SPME-GC-MS定性、定量结果的关联程度。筛选区分能力≥0.700、峰面积≥200的色谱峰信息作为传感器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软独立建模聚类分析(SIMCA)和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A)建立甘松不同部位样品的快速识别模型。结果:HS-SPME-GC-MS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甘松地下和地上部分含28种共有成分,其中22种可实现定量,从中筛选出12种显著差异成分,其中异戊酸乙酯、2-戊基呋喃、苯甲醇、壬醛、冰乙酸等5种成分在甘松地上部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地下部分(P0.01);β-紫罗酮、百秋李醇、α-葎草烯、丁酸芳樟酯、巴伦西亚橘烯、1,8-桉叶油醇、百里香素等7种成分在甘松地下部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分(P0.01)。HeraclesⅡNeo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甘松地下部分及地上部分的PCA识别指数为82,分别提取2、3个主成分时,主成分因子贡献率分别为99.94%、99.89%;依据PCA构建的DFA模型判别因子1贡献率达100%;SIMCA模型对二者的判别验证得分为99;SQCA模型中2个部位样品可被明显区分。结论:基于HSSPME-GC-MS可明确甘松不同部位间共存在12种差异标志物;HeraclesⅡNeo电子鼻提供的PCA、DFA、SIMCA和SQCA 4种分析模型均可实现对甘松不同部位样品的快速识别,结合两者结果,推测萜类和羧酸类成分可能是造成甘松地下与地上部分香气差异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