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相对贫困的精准测度与分解
Accurate measurement and adecomposi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relative poverty作者机构: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研究中心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出 版 物:《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1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基 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信贷约束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2019BS051)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的多维相对贫困精准识别、测度与预警机制研究”(21CTJ007)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重庆市多维相对贫困的评价、测度与治理研究”(21SKGH114) 重庆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社会保险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影响机理研究”(19550332)
摘 要:缓解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本文构建包含心理健康、环境质量等维度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借鉴A-F贫困框架体系,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引入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权神经网络(NNRW)法,精准测度并分解中国城乡间、区域间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研究结论表明:无论城乡间还是区域间,随着相对贫困维度的增加,多维相对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发生极端多维相对贫困的居民逐渐递减。同时,居民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呈西高东低态势,全国居民多维相对贫困水平大致与中部地区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水平相当;农村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水平显著高于城镇居民,且农村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程度与西部地区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水平相当,而城镇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水平大致与东部地区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水平相当。此外,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分解结果显示,金融产品、生活环境、耐用品和人均纯收入等因素是城乡间、区域间居民发生相对贫困的致贫主因,但是致贫主因对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的贡献率有差别。研究结论为制定解决多维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政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