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岩溶区石漠化演变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广西科技开发院有限公司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院研究中心喀斯特研究所
出 版 物:《中国岩溶》 (Cars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
学科分类: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06[工学-城乡规划管理]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2361144885)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35004) 自然资源科技战略研究项目(2023-ZL-23)
主 题:岩溶区 土地利用转换 石漠化综合治理 植被恢复 生境质量贡献指数 生态恢复技术
摘 要:文章基于广西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以及2020年的Landsat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方法构建石漠化转移矩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及两者的交互矩阵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石漠化等级的影响,并通过引入生境质量变化指数与贡献指数以评价土地利用转变对石漠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西岩溶区石漠化与土地利用演变趋势均为动态改善趋势,石漠化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重东轻、南重北轻的特点,与耕地的“东西增、南北减和林地的“东西减、南北增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相关性;(2)研究区重度石漠化地区的草地转为林地对石漠化的改善最为显著;中度和轻度石漠化地区的耕地转为林地同样显示出显著的改善效果;潜在石漠化地区的灌丛转为林地对石漠化的改善效果最大;(3)基于生境质量变化指数与贡献指数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石漠化治理的成效,植被恢复是石漠化治理中的主要驱动力。根据生境质量贡献指数,研究区耕地转换为林地对石漠化治理的成效贡献最大,生境质量贡献指数为1.967;灌丛转换为林地、林地转换为灌丛的贡献分别排第二和第三,生境质量贡献指数分别为0.328和0.095;排名后三的均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为草地类型,耕地、林地及灌丛转换为草地,对应的生境质量贡献指数值分别为-0.0035、-0.0032以及-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