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鱼类性别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收藏

鱼类性别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Research progress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ex plasticity in fish

作     者:戴生飞 孙丽娜 周林燕 王德寿 李明辉 DAI Shengfei;SUN Lina;ZHOU Linyan;WANG Deshou;LI Minghui

作者机构: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出 版 物:《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年 卷 期:2025年第64卷第1期

页      面:133-14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71008[理学-发育生物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2960 32373129) 

主  题:雌激素 性别可塑性 生殖细胞 体细胞 鱼类 

摘      要:鱼类性别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具体表现为天然性逆转、原发性逆转和次发性逆转。近年来,一系列研究都证明鱼类性别可塑性与雌激素密切相关。一旦阻断性腺雌激素的合成,无论是未分化还是已分化卵巢都将性逆转为精巢。鱼类的性别决定通路基因缺失诱导的性逆转也与雌激素相关。重要的是,发现生殖细胞的可塑性依赖于foxl3和dmrt1的同时存在,缺失其中一个都不能通过改变雌激素水平从而诱导性逆转。因此,foxl3和dmrt1是生殖细胞响应雌激素的关键基因。另外,表观遗传调控基因kdm6bb通过选择性剪接介导温度诱导的性逆转。这些研究增进了我们对鱼类性别可塑性分子机制的认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