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电性对TiO_(2)纳米管-SiC复合填料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效率的影响研究
Study on effect of surfac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n removal efficiency of ammonia nitrogen from aquaculture wastewater by TiO_(2) nanotube-SiC composite filler作者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出 版 物:《饲料研究》 (Feed Research)
年 卷 期:2024年第47卷第19期
页 面:75-79页
学科分类:090801[农学-水产养殖] 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2102814) 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项目编号:LJKQZ20222358) 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23-MSLH-013)
主 题:TiO_(2)纳米管-SiC复合填料 表面电性 光催化协同 氨氮去除效率
摘 要:试验旨在探究二氧化钛(TiO_(2))纳米管-碳化硅(SiC)复合填料在净化养殖废水方面的性能。试验采用不同前驱体通过碱性水热合成方法合成3种不同粒径和晶相的TiO_(2)纳米管,测试了3种TiO_(2)纳米管的表面电性、X射线衍射图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TiO_(2)纳米管负载于SiC片上并覆盖微生物膜后,在紫外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污染物的性能。结果表明,晶相为锐钛矿的前驱体合成的TiO_(2)纳米管表面带负电,晶相为金红石和锐钛矿混合的前驱体合成的TiO_(2)纳米管表面带正电,而表面带正电的TiO_(2)纳米管能促进带生物负电的微生物的挂膜,进而促进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作用;其中,负载P25 TiO_(2)纳米管的SiC片对氨氮的去除率在紫外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的去除率分别为86.1%和58.9%。研究表明,与黑暗条件相比,紫外光照射会影响TiO_(2)的光催化活性并提高TiO_(2)纳米管-SiC复合填料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