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优势病原的分离鉴定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dominant pathogens causing potato Fusarium dry rot in Gansu Province作者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农业食品与自然资源学院
出 版 物:《植物病理学报》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1年第41卷第5期
页 面:456-46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甘肃省科技厅项目(2GS054-A41-005-01) 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KLAU0603)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3-6-3)" 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资助项目(1002-05)
主 题: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 优势病原 F.sambucinum F.solani EF-1α基因 PCR
摘 要:为明确甘肃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的优势病原,2006年12月~2007年3月由西至东从甘肃张掖、天祝、永登、临洮、渭源和西和等6县市的马铃薯贮藏窖中采集表现有镰刀菌干腐病症状的马铃薯薯块,以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单孢纯化镰刀菌(Fusarium spp.)菌株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Nelson镰刀菌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个采样区共分离到293株镰刀菌菌株,其中以接骨木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出现频率高,是优势种。分析发现第一优势种随采样区而异,张掖、天祝和渭源采集的样品中茄病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42.6%、42.1%和32.4%,接骨木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14.8%、5.3%和26.5%,茄病镰刀菌为第一优势种;永登、临洮和西和采集的样品中接骨木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52.1%、50.9%和55.2%,茄病镰刀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23.3%、32.7%和20.7%,接骨木镰刀菌为第一优势种。本文进一步对其在PDA、CLA上的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对大西洋(Atlantic)、夏波蒂(Shepody)以及一地方品种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优势菌种对块茎的致病性。利用EF-1α基因引物(EF-1H和EF-2T)对接骨木镰刀菌菌株GAUF-F12进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GAUF-F12与GenBank登记的接骨木镰刀菌5个菌株的同源性均达99%;用DNASTAR分析软件将同源性较高的登记菌株的序列与GAUF-F12菌株构建同源性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以上5个接骨木镰刀菌菌株均位于同源性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