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铜矿废弃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稳定性 收藏

铜矿废弃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稳定性

作     者:谭许脉 孙立祥 杜忠毓 李浩然 党宁 肖江 张平选 陈光才 

作者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 铜陵市铜都森林公园管理处(国有林场)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736) 安徽省林业科技创新研究项目(AHLYCX-2022)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皖【2023】TG09号) 

主  题:铜矿区 植被演替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Godron稳定性 

摘      要:该研究旨在分析铜矿废弃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以期为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空间代时间方法,分析铜矿废弃地不同恢复年限[1a(R1)、10a(R10)、30a(R30)和45a(R45)]及对照区(CK)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稳定性。结果显示:(1)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物种有差异,例如恢复初期(R1)为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群落,恢复中期(R10)茵陈蒿、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和海州香薷为优势种,而恢复后期(R30和R45)为海州香薷+鸭跖草群落,为该矿区废弃地自发演替的基本过程。(2)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及生物量先(R1和R10)增加后降低(R30和R45),Whittaker β指数随着植物群落恢复呈增加趋势。(3)R1、R10、R30、R45和CK植物群落Godron稳定性的交点与群落稳定参考点(20,80)的欧氏距离依次分别为23.19、43.91、24.25、15.41和10.78,表明在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稳定性和复杂性增强。该研究揭示了矿区废弃地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及其稳定性特征,为铜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和群落演替动态提供了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