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青藏高原侵蚀沟分类初探 收藏

青藏高原侵蚀沟分类初探

作     者:李建军 焦菊英 陈一先 曹雪 陈同德 程玉卓 刘祖艳 章志鑫 王颢霖 林红 陈玉兰 税军锋 

作者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察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错那市自然资源局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出 版 物:《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90707[农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19QZKK0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430506)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402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452023071) 

主  题:土壤侵蚀 沟蚀 侵蚀沟 分类 青藏高原 

摘      要:[目的]传统的侵蚀沟分类体系集中在农业景观,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少,侵蚀沟主要发生在自然景观中,为提出一套因地制宜的、适应自然景观的青藏高原侵蚀沟分类体系。[方法]通过对一江两河地区、藏东南地区、藏北高原、三江源地区、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等青藏高原典型地区开展大量的野外调查,并结合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室内判读。[结果]区分成因或形态与侵蚀沟相近但非侵蚀沟的多种地貌,并基于侵蚀沟的规模、成因、所处地貌、形态等多个依据对其进行分类。根据侵蚀沟的规模将其划分为小型沟、中型沟、大型沟和巨型沟等;根据成因划分为降雨径流沟、融雪泥流沟、冰川沟、冻土热融沟和人类活动沟等;根据发育所处的地貌划分为陡坡沟、谷底沟、缓坡沟、悬沟、阶地沟、塬边沟和塬面沟等;根据形态划分为直线沟、弯曲沟、勺状沟、条状沟、拓宽状沟、窄长沟、宽短沟、放射状沟、平行状沟和树状沟等。[结论]初步提出一套适合青藏高原特点的多依据侵蚀沟综合分类原则,并建议以规模作为与黄土高原等其他地区侵蚀沟分类对比的主要依据,为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