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东海多环旋沟藻的形态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 收藏

东海多环旋沟藻的形态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

MORPHOLOGY AND PHYLOGENY OF DINOFLAGELLATE 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作     者:王红霞 陆斗定 何飘霞 戴鑫烽 夏平 李冬融 WANG Hong-Xia;LU Dou-Ding;HE Piao-Xia;DAI Xin-Feng;XIA Ping;LI Dong-Rong

作者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 

出 版 物:《海洋与湖沼》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

年 卷 期:2014年第45卷第4期

页      面:757-76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1001[理学-植物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0CB428702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176141号 41376168号 海洋公益项目201005015号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专项 JT1209号 JG1223号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LY12C03010号 

主  题:多环旋沟藻 东海 形态特征 系统进化 

摘      要:本文首次对分离自我国东海海域的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Margalef)藻株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报道。通过运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扫描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多环旋沟藻的形态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其核糖体大亚基序列(LSU rDNA)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该藻以单细胞或链状细胞形态存在。通常链状包括2、4、8和16个细胞。横沟宽且深围绕细胞近2圈,内含鞭毛。纵沟窄并浅紧挨着横沟延伸。具有U形顶沟,细胞核大而圆,分布在上锥的前端。叶绿体棒状,数量较多并呈簇状分布。测序获得核糖体大亚基D1—D3区序列为870bp,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和Jukes-Cantor遗传距离矩阵可知东海多环旋沟藻藻株为东亚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