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石林风景名胜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收藏

石林风景名胜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EFFECT OF TOURISM INDUSTRY ON RURAL ECONOMY IN THE YUNNAN SHILIN NATIONAL PARK

作     者:李玉辉 李忠德 张丹丹 李兆林 周顺吉 

作者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云南石林652200 

出 版 物:《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年 卷 期:2004年第13卷第1期

页      面:18-2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  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C004Z) 石林基金(2000No.10) 云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主  题:石林 风景名胜 乡村经济 旅游业 农村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 地方财政 云南 

摘      要:石林风景名胜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旅游开发经历了居民游览、服务中心城市的接待观光型到区域支柱产业的转型。经济体制深刻地影响了石林旅游业,旅游产品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接待观光游览型,形成以门票收入为主体的旅游经济收入格局,对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石林旅游业对县级经济收入、产业结构、财政、税收有积极影响,近5年石林旅游业占当地GDP的9%~11%,占第三产业产值的27.9%~33%、财政收入的10.8%~40.1%,但对农业生产、农村居民就业和家庭收入的带动力弱,有明显的“距离衰减效应。获得旅游效益的居民限于风景区旅游中心的村寨,约占风景区人口的15%,中心旅游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比其它地区高7%~35%。中心区农民参与旅游业方式的调查表明,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方式被动:耕地被征用后,或被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雇佣、或成个体工商户、或被外来企业雇佣,就业领域局限于餐饮服务、环卫和绿化、民族工艺品制作与销售、照相、旅游交通、导游等。风景区农村的基础建设、产业结构、就业领域与风景区功能和旅游业目标的协调存在距离。促进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对所在地的“三农发展的协调值得思考和解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