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层析成像特征 收藏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层析成像特征

Tomographic evidence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in the Bohai Sea of eastern China

作     者:胥颐 汪晟 孟晓春 XU Yi;WANG Sheng;MENG XiaoChun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防灾科技学院北京101601 

出 版 物:《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6年第61卷第8期

页      面:891-90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GZH201200504 GZH200900504)资助 

主  题:渤海 郯庐断裂带 地震层析成像 地壳和上地幔 速度结构 

摘      要:渤海是连接郯庐断裂带辽宁段和山东段的重要区域,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重建三维P波速度模型,展示了渤海海域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变化,揭示出郯庐断裂带的深部构造特征以及与构造活动的关系.分析表明,渤海海域的地壳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在辽东湾及渤海中部,郯庐断裂带附近的地壳具有双层结构,浅部为低速沉积层,地壳中、下部速度偏高,未见壳内低速层,显示了相对稳定的地壳结构特征,与现今较弱的地震活动相吻合.在渤海南部及莱州湾,郯庐断裂带受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影响较大,全新世以来的构造活动使得这一地区的地壳结构极为复杂,成为地震活动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渤海海域地壳中、下部和上地幔平均速度偏低,推测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地幔上涌存在一定的联系.地幔热流物质有可能沿郯庐断裂带形成的通道向上侵入,在地壳底部冷却后形成高速薄层,对于强化壳幔边界、减缓断裂带的构造活动起到了一定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