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 收藏

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

Northern Wei Policy towards the Non-Han Ethnic Groups under Its Rule:A Tentative Study

作     者:侯旭东 

作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出 版 物:《中国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年 卷 期:2008年第5期

页      面:168-18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本文写作得到胡宝国先生启发 初稿草就后得到陈勇先生、黄正建先生教示 日本佐川英治先生、台湾郑雅如小姐、赵立新先生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沈刚先生的惠助.本文亦曾提交中山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地域社会与魏晋南北朝研究学术研讨会”(2008年3月广东珠海) 得到张鹤泉等先生的指教 2008年7月15日将本文提交历史研究所第78次中古史研讨会 得到与会学者的批评指教 以及匿名审稿人的指点 谨此一并致谢 

主  题:北魏 胡族政策 护军制 离散部落 山公寺碑 

摘      要:关于北魏朝廷对待拓跋、汉人以外的其他胡族政策的演进,新近公布的《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与关中地区的其他石刻提供了有益参照。北魏立国后,对于境内其他胡族的统治策略围绕两个侧面展开:一是相机逐步推行离散部落将部民编户化;另一是沿用魏晋十六国旧制,在胡族聚居区设立护军,创立镇戍制,驻军设官加以镇抚,同时容忍胡族旧有部落组织的存在。两种政策交织并行了很长时间,可以说伴随了北魏一朝。前者源自十六国,后者则是汉族传统羁縻政策的延续。两种政策交替演进与北魏政治局势、军队构成的变化以及国家形态有直接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