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舆论视野下的中国海员形象研究(1882-1931)
The Changing Image of Chinese Seamen in American Media(1882-1931)作者机构: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出 版 物:《近代史研究》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年 卷 期:2024年第5期
页 面:85-98,M000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8[工学] 082303[工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主 题:中国海员 美国舆论 《排华法案》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华人华侨
摘 要:中国海员作为近代美国商业航运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到美国媒体的关注。1882年《排华法案》颁布后,中国海员被贴上抢占美国工人工作机会、威胁美国海洋安全的“廉价劳工的标签。随着中国海员自身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对美国海员罢工的呼应,美国舆论界特别是劳工类媒体开始将中国海员视为相互支持的“罢工伙伴。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海员争取民族独立的罢工运动的开展,美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工人日报》呈现了中国海员与全世界无产者一起,共同反抗压迫,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相连的革命者形象。美国媒体关于中国海员形象的变化,与其自身经济和政治的考量密切相关,也与中国海员自身的觉醒密不可分,体现了国际工人运动相互支持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