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俯卧位通气方式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收藏

不同俯卧位通气方式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作     者:胡毓暾帆 何林 

作者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院赣州医院) 

出 版 物:《基层医学论坛》 (The Medical Forum)

年 卷 期:2024年第29期

页      面:119-122页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20222ZDX7601) 

主  题:俯卧位通气方式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 动脉血氧分压 血流动力学 

摘      要:目的 探究不同俯卧位通气方式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88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俯卧位通气治疗,观察组行45°俯卧位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血流动力学参数、压力损伤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 d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 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为13.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脱出、肺不张、皮下水肿、血压升高、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为34.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5°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症,可以促进患者氧代谢恢复,不改变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减小患者压力损伤风险和不良反应风险,具有推荐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