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的上颌窦底间隔观测分析
出 版 物:《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Academic Journal of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主 题: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上颌窦 上颌窦底间隔 上颌窦底提升术
摘 要:目的 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观测上颌窦底间隔形态,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及上颌窦体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并拍摄CBCT的375例患者(750个上颌窦)为研究对象。将CBCT图像的DICOM文件数据导入到Mimics 22.0软件中重建上颌窦三维图像,对上颌窦体积及上颌窦底间隔的发生情况、位置、高度进行测量,并分析上颌窦底间隔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和上颌窦体积的关系。结果 在观测的750个上颌窦中,130个出现窦底间隔,发生率为17.3%。男性和女性上颌窦底间隔的发生率分别为18.5%(63/340)、16.3%(67/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年龄18~30岁、31~45岁、45~60岁、60岁组上颌窦底间隔的发生率分别为12.7%(29/228)、16.5%(32/194)、23.1%(36/156)、19.2%(33/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上颌窦体积0~10 cm3、11~20 cm3、20 cm3组上颌窦底间隔的发生率分别为7.1%(14/196)、19.9%(54/271)、21.9%(62/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检出168个窦底间隔,其中24个(14.3%)位于上颌窦前部、84个(50.0%)位于上颌窦中部、60个(35.7%)位于上颌窦后部,上颌窦前部、中部、后部的窦底间隔高度分别为(5.75±1.84)、(9.08±3.77)、(6.41±1.76)mm。结论 上颌窦底间隔的发生率随着上颌窦体积的扩大而增高。CBCT可以提供上颌窦底间隔位置和大小等相关信息,为临床实施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