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苏皖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的评估 收藏

苏皖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的评估

Assessment of Microsatellite Genetic Diversity of Cultured Eriocheir sinensis Populations from Jiangsu and Anhui

作     者:胡玉婷 凌俊 江河 汪焕 潘庭双 段国庆 周华兴 杨敏 李彤 HU Yuting;LING Jun;JIANG He;WANG Huan;PAN Tingshuang;DUAN Guoqing;ZHOU Huaxing;YANG Min;LI Tong

作者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出 版 物:《渔业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45卷第6期

页      面:178-1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CARS-48) 安徽省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S202305a12020001) 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皖农科函711号)共同资助 

主  题:中华绒螯蟹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养殖群体 

摘      要:为评估奇数年江苏和安徽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群体的遗传背景,进而为后续的遗传改良及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10对微卫星标记分析了6个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所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都较高且相近(等位基因数N_(a)=16.0~18.4,有效等位基因数N_(e)=10.1~12.4,观测杂合度H_(o)=0.759~0.836,期望杂合度H_(e)=0.897~0.916,多态信息含量PIC=0.870~0.892)。群体间遗传距离D_(n)(0.154~0.277)、遗传分化系数Fst(0.001~0.011)均较小,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中群体间遗传变异仅占0.47%,一致表明群体间不存在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系统发育树显示,6个养殖群体具有共同的祖先型,高淳群体与其他群体亲缘关系最远,结合其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淳群体可作为选育基础群之一。Structure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每个养殖群体的遗传组成多样且比例近似,结合近交系数和瓶颈效应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存在较大程度的外源种质混杂。综上,苏皖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仍然较高,具有潜在的开发与利用价值,但其可能存在种质混杂,在开展后续的良种选育时,需对养殖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纯种质,使其种质资源得到合理的可持续性利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