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别传”与“藉教悟宗”--《坛经》与佛教经典关系探赜
"Separate Transmission Beyond Textual Teachings"and"Enlightenment through Textual Teachings"--Relationship between thePlatform Sutra and Buddhist Texts作者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版 物:《法音》 (The Voice of Dharma)
年 卷 期:2024年第8期
页 面:56-63页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7[哲学-宗教学]
基 金: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五代华严禅思想研究” 项目编号:21YJC720010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楞伽师资记 教外别传 永明延寿 佛教经典 《坛经》 明心见性 不立文字 《宗镜录》
摘 要:通常认为,慧能[1](638-713)思想以般若系思想为依止,破除执着、离一切相,故而主张明心见性,“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见性最早见于《楞伽师资记·道信传》,此书成于717年。[2]可见唐代开元之前此思想即在禅宗传承。“教外别传,五代永明延寿(904-975)《宗镜录》中亦有所诠。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所载云门文偃禅师、鼓山兴圣国师(参雪峰)、晋州兴教师普禅师、石门绍远禅师等答问中皆有所述,说明禅宗“教外别传在其传承中渊源有自。宋代志磐《佛祖统纪·诸宗立教志第十三》述达摩禅宗时,认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吾宗观心之妙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