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明清释奠礼乐制及内容丰富性探究——以孔子、关帝、文昌祭祀为例 收藏

明清释奠礼乐制及内容丰富性探究——以孔子、关帝、文昌祭祀为例

Exploration of the Ritual Music System and Richness of Conten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acrifice Ceremonies-Focusing on the Worship of Confucius,Guan Yu,and Wenchang

作     者:赵昊廷 Zhao Haoting

作者机构: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版 物:《艺术评论》 (Arts Criticism)

年 卷 期:2024年第9期

页      面:74-86页

学科分类: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释奠礼 启圣公 雅乐 鼓吹 

摘      要:释奠古礼在周代时已有,随着西汉以降尊崇儒学,特别是隋代科举制度的创立,使得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释奠在发展中转而成为祀孔的代称。唐代统治者以国之中祀定位中央释奠,乐宫悬而舞六佾,州县则以小祀无乐祭之。至宋代,国家规范庙学用乐,明令地方官府释奠乐用雅乐类型,东汉时已小众化的乐悬组合形态重回地方官府。明清时期,全国各府州县方志中释奠用乐记载更具普遍性、相通性意义。至清咸丰年间,国家升祭关帝、祭文昌为中祀,进一步丰富拓展了释奠内涵。从祭孔、祭文昌、祭关帝为代表的释奠用乐来看,其以雅乐为核心,仪式中间仍有多种乐制类型在场,在内容上呈现出多层级、多风格的特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